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在相对稳定的货币工资以外,企业为改善企业员工及其家庭生活水平,增强员工对于企业的忠诚感、激发工作积极性等为目的而支付的辅助性货币、实物或服务等分配形式,这是 ( D )
A.基本工资 B.绩效工资 C.奖金 D.福利
2. 定性的工作分析方法是 ( D )
A. 职位分析问卷法 B.功能性工作分析 C.职位评级 D.关键事件法
3.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学说始于 ( D )
A.19世纪30年代 B.19世纪60年代 C.20世纪3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
4. 为达到某一目的所从事的一系列活动是 ( D )
A.职称 B.工作 C.职业 D.任务
5. 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目标是 ( A )
A.人事匹配 B.发现人才 C.绩效考核 D.薪酬分配
6. 职位分析问卷法的开发者为 ( A )
A.麦考密克 B.麦克利兰 C.泰勒 D.梅奥
7. 绩效考核中最为古老而又最流行的方法是 ( A )
A.量表考核法 B.强迫选择法 C.关键事件法 D.行为锚定法
8. 职位分类第一次实施于 ( A )
A.芝加哥市 B.洛杉矶市 C.匹兹堡市 D.奥克兰市
9. 目标明确,善于倾听和理解他人,友好,真诚,能成为团队的带头人,这种人格类型是 ( B )
A.服务型人格 B.稳妥型人格 C.支配型人格 D.交际型人格
10. 缴费和津贴的多少与个人的工资水平直接相关的公共年金计划是 ( A )
A.社会保险计划 B.普遍社会救助计划 C.普遍养老金计划 D.多重组合公共年金计划
11. 由直线部门的经理根据本业务发展需要,预测出将来对某种人员的需求量,向自己的上级主管提出用人要求和建议,然后由人力资源部进行横向和纵向战斗汇总,最后根据组织的经营战略形成总体预测方法是 ( B )
A.经验预测法 B.微观集成法 C.工作研究法 D.趋势分析法
12. 企业建立分层的关键绩效评价体系,高层领导应采用 ( A )
A.述职报告制度 B.季度绩效考评 C.月度绩效考评 D.年度绩效考评
13. 一个企业在严酷的市场竞争中能够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于其产品和“独特性”和“顾客价值”,若两者缺一,企业很难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提出这一观点的著作是 ( D )
A.《管理与人力资本》 B.《科学管理原理》 C.《工业心理学》 D.《竞争战略》
14. 在社会人假设之下,相应的管理模式必然是 ( B )
A.集权管理 B.参与管理 C.民主管理 D.应变管理
15. 根据“招聘金字塔”,接到录取通知书的人数与实际的就职人数比例宜保持在 ( A )
A.2:1 B.3:1 C.4:1 D.5:1
16. 兴趣测验最早出现于 ( A )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日本
17. 测验的可靠程度和客观程度是 ( B )
A.效度 B.信度 C.浓度 D.密度
18. 人力资源战略,首先要确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战略和 ( A )
A.目标 B.使命 C.理念 D.内容
19. 典型表现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管理形态为 ( B )
A.贯彻型 B.官僚型 C.放任型 D.专制型
20. 人力资源概念的提出者为 ( C )
A.泰勒 B.比尔 C.德鲁克 D.坎特
二 、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 能力可分为 ( ABCDE )
A.概念类比能力 B.数学运算能力 C.抽象推理能力 D.空间推理能力 E.机械推理能力
2. 管理人员培训包括 ( ABCDE )
A.工作轮换 B.工作扩大化 C.研讨会 D.案例教学 E.管理游戏
3. 霍兰德的人格类型包括 ( ABCE )
A.实际性向 B.调研性向 C.社会性向 D.非常规性向 E.企业性向
4. 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的特征包括 ( ABCDE )
A.内隐性 B.学习性 C.稀缺性 D.路径依赖性 E.强健有力性
三 、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经理人员的薪酬由基本工资、奖金和 福利 三部分构成
2. 历史地看,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经历了两次重要的转变;第一次是从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第二次是从人力资源管理到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的转变。
3. 劳动争议的调节程序包括调解、仲裁和 诉讼 。
4. 传统的财务模式衡量是一种 滞后 指标,显示的是因过去的行动导致的结果。
5. 薪酬确定主要包括薪酬水平定位和 薪酬结构 确定。
6. 对于员工来说,薪酬具有保障、激励和 信号 功能。
7. 可接受性是指反映组织员工对绩效考核系统的认可程度和 接受 程度。
8. 总体薪酬分为经济性薪酬和 非经济性 薪酬。
9. 影响员工培训的因素主要有两大类:外部因素和 内部 因素
10. 人力资源规划分为两个层次:总体规划和 具体规划
四 、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 医疗保险
是为了分担疾病危险带来的经济损失而设立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2. 团队奖励
是根据组织、团队或者部门的业绩来进行奖金分配决策的一种方式。
3. 企业年金模式
是指在政府强制实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外,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而建立的旨在为本企业雇员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制度。
4. 绩效考核
是通过系统的方法、原理来评定和测量员工在职务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
5. 工作评价
又被称为岗位测评、职位评估,它是在职位描述的基础上,对职位本身所具有的特性进行评价,以确定职位相对价值的过程。
五 、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 简述失业保险制度的主要特点
普遍性、强制性、互济性
2. 简述企业在设计KPI体系时应把握的原则
第一,从多维度设计指标,注重企业短期效益与长期利益的结合,社会责任与经济利益的结合。 第二,从战略角度设计指标,反映企业管理意图。 第三,指标体系简洁明了,便于操作。
3. 简述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
①业绩考核,主要是考核员工的工作业绩 ②态度考核,从工作态度方面把握其工作完成过程 ③能力考核,考核员工在何种程度上达到了组织所期待的职能水平
4. 简述管理人员评估存在的问题
①主观随意性 ②评估方法单一,缺乏科学性 ③评价指标体系不全 ④评估结果缺少后续支持
5. 简述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
①人力资源规划是组织战略规划的核心部分 ②人力资源规划是组织适应动态发展需要的重要保证 ③人力资源规划是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实践的起点和重要依据 ④人力资源规划有助于控制组织的人工成本 ⑤人力资源规划有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六 、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试析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
答:同素异构原理 2. 能级层序原理 3. 要素有用原理 4. 互不增值原理 5. 动态适应原理 6. 激励强化原理 7. 公平竞争原理 8. 企业文化凝聚原理
2. 试述绩效考核的流程
答:确定考核要素 2.确定绩效标准 3.考核者训练 4.考核实施 5.考核结果反馈 6.考核结果用于人事决策 7.制定绩效改进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