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根据质量特性的分类,服装的式样、食品的味道等属于( )
A.技术方面的特性 B.社会方面的特性
C.心理方面的特性 D.安全方面的特性
2.“辨识、理解和实施满足顾客需要的策略”属于供应商关系管理中( )
A.计划阶段的活动 B.组织阶段的活动
C.控制阶段的活动 D.改进阶段的活动
3.下列不属于卓越绩效模式的质量奖是( )
A.日本的戴明奖 B.美国的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
C.欧洲质量奖 D.中国质量管理奖
4.体现顾客忠诚的表现有( )
A.顾客所做的 B.顾客所说的
C.顾客期望有更多满意的供应商可选择 D.主要测量现有顾客的满意度
5.反映一个组织之所以存在的理由或价值,这是指( )
A.组织的使命 B.组织的核心价值观
C.组织的愿景 D.组织的社会责任
6.在绩效考核的客观考核方法中,属于个人工作指标的是( )
A.销售额 B.废次品率C.事故率 D.能耗率
7.下列质量观念中,属于“大质量”观的是( )
A.制造有形产品 B.质量被视为经营问题
C.直接与产品的制造相关的过程 D.质量管理培训集中在质量部门
8.构成现代质量管理的各种模式的精神实质是( )
A.全面质量管理 B.卓越绩效模式
C.ISO9000族标准 D.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
9.根据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狩野纪昭对质量特性的分类,代表最低限度期望的特性是( )
A.赋予特性 B.必须特性C.线性特性 D.魅力特性
10.按照组织业务过程的分类,给核心过程提供基础保证的活动过程属于( )
A.设计过程 B.生产提供过程C.支持过程 D.供应和合作过程
11.通过“排除故障”或采取“纠正行动”使过程恢复到原有的水平,这样的行为是( )
A.质量策划 B.质量保证C.质量控制 D.质量改进
12.下列的维修活动中属于纠正性维修的是( )
A.为设备加润滑油 B.为故障设备更换零件
C.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 D.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
13.从一批数量为1000件的产品中随机抽取20件产品,并对它的直径进行检测,则这20件产品组成一个( )
A.总体 B.个体C.样本 D.样品
14.信息管理好的组织,其数据和信息都很容易访问或获得,这表明数据和信息具有( )
A.及时性 B.可用性C.完整性 D.准确性
15.标高分析活动的最高境界是面向( )
A.本企业内部的不同部门 B.直接的竞争对象
C.同行企业 D.全球领先者
16.戴明指出,在出现的产品或服务问题中,由管理体系本身所致的比例约为( )
A.15% B.30%C.70% D.85%
17.古典的符合性质量的经济模型认为( )
A.质量越高质量成本越高 B.质量越高质量成本越低
C.最优符合性质量是100% D.质量与质量成本之间没有联系
18.“3C”标志认证指的是( )
A.合格标志认证 B.安全标志认证C.中国强制认证 D.自愿性认证
19.统一是一种古老的标准化形式,其基本要求是( )
A.合理、适度 B.适时、适度C.尺寸的互换性 D.功能的一致性
20.根据函数的物理意义和微积分的知识,累积失效分布函数F(t)与可靠度函数R(t)之间的关系应为( )
A.F(t)=R(t) B.F(t)-R(t)=1C.R(t)-F(t)=1 D.F(t)+R(t)=1
21.表示四个事项中四组要素两两之间关系时,一般用( )
A.L型矩阵 B.Y型矩阵C.T型矩阵 D.X型矩阵
22.生产过程中的一般原因变异是指( )
A.一个过程中始终存在的,非人力可控的变异
B.一个过程中始终存在的,人力可控的变异
C.一个过程中非固有的,可指定原因的变异
D.一个过程中非固有的,不可指定原因的变异
23.一旦收集到数据,就必须对这些数据进行归纳,并以便于决策人员理解的形式展示出来。这一步骤通常被称作( )
A.数据分析 B.数据综合C.阐明结果 D.结果展示
24.传统采购评价供应商绩效的最重要标准是( )
A.采购物资总的占有成本 B.质量C.可用性和低价格 D.交货期
25.当过程发生原材料混杂或短时间内有不熟练操作人员替岗时,直方图形状可能呈现( )
A.正常型 B.偏向型C.双峰型 D.孤岛
26.朱兰认为,有效揭示顾客的需要包括的关键活动有( )
A.策划收集顾客需要和过程 B.收集用顾客的语言表述的顾客需要
C.分析顾客需要并排出优先次序 D.将顾客的需要翻译成“我们”的语言
E.建立测量指标与测量手段
27.组织的战略计划活动通常包括的步骤有( )
A.制定战略目标 B.目标的展开C.用关键绩效指标来测量进展状况
D.评审进展状况E.经营审核
28.高效团体的特征包括( )
A.相关的技能 B.相互的信任
C.谈判技能 D.保证质量E.恰当的领导
29.绩效测量的步骤包括( )
A.明确前提条件 B.计划测量活动C.对新的测量指标进行试验
D.收集数据E.分析、综合、阐明结果并展示结果与建议
30.从可靠性分析和研究的层次和对象看,可靠性可区分为( )
A.固有可靠性 B.实现可靠性
C.元件可靠性 D.产品可靠性E.系统可靠性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1.计量数据32.ISO9000族标准33.流程图34.绩效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5.举例说明质量改进阻力的类型。
36.欧洲质量奖模型基于的基本价值观体现在哪些方面?
37.简述实现顾客满意的途径。
38.简述认证的基本过程。39.简述可靠性试验的种类。
五、论述题(本大题10分)
40.试述质量对经济性的影响及研究质量成本对质量改进的促进作用。
六、计算题41.某机械零件技术要求为 30±0.028mm,经随机抽样测得过程的样本均值 =30.01mm,样本的标准偏差为s=0.006mm。试计算过程能力指数,并判断过程能力状况和给出后续处理措施。
42.某QC小组对中继线插头焊接缺陷进行了调查,得到如下表的数据。试作排列图并指出主要问题所在。
缺陷项目 | 插头内有焊锡 | 插头假焊 | 插头焊化 | 插头槽径大 | 绝缘不良 | 芯线未露 | 其它 |
频数 | 200 | 526 | 3368 | 382 | 156 | 120 | 123 |
一.1.C 2.A 3.D 4.A 5.A 6.C 7.B 8.D 9.B 10.C 11.C 12.B 13.C 14.B 15.D 16.D 17.A 18.C 19.B 20.D 21.D 22.A 23.A 24.C 25.D
二、26.ABCDE 27.ABCED 28.ABCE 29.ABDE 30.CED
三、31.凡是可以连续取值的,或者说可以用测量工具具体测量出小数点以下数值的数据。
32.是指由ISO/TC176(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是关于质量管理体系的通用要求和指南。
33.就是用一些简单、容易识别的标识符号表示一个过程的步骤(或活动)的图示技术。
34.就是任务在数量、质量和效率等方面的完成情况。
四、35.(1)来自于错误认识的阻力;
(2)来自既得利益集团的阻力;
(3)来自习惯和惰性的阻力。
36.(1)结果导向
(2)以顾客为中心
(3)领导与坚定不移的宗旨
(4)基于过程和事实的管理
(5)人员发展与参与
(6)持续学习、创新与改进
(7)伙伴关系的建立
(8)公共责任
37.(1)识别顾客需要和期望
(2)将顾客预期质量转化为产品和服务规范,即设计质量
(3)根据设计质量输出产品和服务,即实际质量
(4)根据实际质量和预期质量形成顾客所感知到的质量
(5)根据感知质量进行测量和反馈
38、(1)寻求认证的组织向认证机构提出认证申请
(2)认证机构受理申请
(3)认证机构指定审核人员实施认证审核或审查
(4)认证评价与批准
(5)认证机构实施认证后监督和检查。
39.从实验的目的来看,通常有:
(1)可靠性测定试验
(2)可靠性鉴定试验
(3)可靠性验收试验
(4)环境应力筛选试验
(5)可靠性增长实验
五、40.(1)质量对经济性的影响:
①对于增加收益的影响,涉及的是有关如何增加“顾客满意”的问题
②对于降低成本的影响,是关于如何减少“顾客不满”的问题
(2)研究质量成本对质量改进的促进作用:
①确认某一单位造成的最大损失和需要消除的具体成本
②为有关项目所采取的治疗措施的有效性提供测量的尺度
③评估公司的整体质量状况并确定未来的改进项目。
六、41.(1)判断分布中心与规范中心是否重合
规范中心M=30mm分布中心x=30.01mm
不重合
(2)计算过程能力指数: 0.01mm
(3)过程能力指数为0.1
(4)判断过程能力属于3级水平,过程能力不充分
(5)应采取的措施
①分析分散程度大的原因,制定措施加以改进
②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下,放宽容差范围
③加强质量检验,进行全数检验或增加检验频次。